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核酸检测成为热门领域。
4月22日,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明确要求,着力提升检测能力,大规模开展核酸和抗体检测。这也让提供相关医学检验检测服务的机构,迎来一个更快发展的新机遇。
华银健康就是赶上这一风口期的代表企业之一。近日,华银健康宣布完成6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由德福资本领投,广东珠投创新、中银投资、前海母基金、约印医疗基金等跟投,这是今年以来医疗健康领域额度较大的一笔融资。
参与跟投的约印医疗基金创始人郑玉芬告诉健康界,之所以投资华银健康,是因为看好未来中国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的市场潜力,更看好华银健康创始人黄春波先生的企业家精神,以及华银管理团队的执行力与凝聚力。
在众多知名资本机构的青睐与助力之下,华银健康正朝着“全球最大的病理诊断中心”的目标迈进。日前,华银健康创始人黄春波向健康界讲述了团队十几年创业路上的那些创新事儿,以及华银健康的未来布局。
以专家为核心打开市场
黄春波早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曾经在国内检测机构的领头企业万孚生物任副总经理,同时也是万孚生物创始人之一。
2001年,黄春波因为家庭原因,离开万孚生物去了美国。“在美国这几年,我了解到第三方医学检测方面许多前沿的技术,但是相对而言,美国当时的第三方检测市场已经很成熟,创业机会也相对比较少,而中国在这方面还是一个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存在很多机会。“于是,黄春波决定回国发展。
黄春波看中的机会,正是当时国内基层医疗机构在基础检验上的薄弱环节。“当时,很多基层医院连化学发光都无法独立做好。在病理检测上,基层医疗机构更是薄弱,但国内却没有企业关注到这个点上,而我一直对病理检测很了解。”黄春波回忆说,他意识到这可能是华银健康切入第三方医学检测的一个非常好的点。
2004年,黄春波回国,加入国内第三方医学检验企业——广州达安临床检验中心,负责营销工作,因此得以更深入地了解了第三方医学检测,同时也积累了行业经验和人脉。
2007年,黄春波开始筹备创建华银健康,两年后广州华银医学检验中心正式成立,初步实现了他创建“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的愿望。然而,创业的艰辛也随之开始。
做第三方医学检测,核心资源是专家。就病理研究而言,离开了专家的第三方医学检测就像无垠之水。但是,权威专家在哪里?黄春波在创业之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四处找专家。
多方权衡之后,他选择了依托医学专业高校合作的路径。2010年,在黄春波多次联系与奔波之下,华银健康与南方医科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并于2011年成立由丁彦青教授等专家领衔的南方医科大学华银病理诊断中心。
南方医科大学病理学科带头人、华银病理诊断中心主任丁彦青在谈及合作原因时表示,病理诊断是所有疾病诊断的精标准,病理医生起着医学法官的作用。而华银健康经过十年的历练,发展得非常快,在全国第三方病理检验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希望通过合作把华银病理诊断中心建成国内集医、教、研、用于一体的国家级综合病理服务平台。
专家问题解决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模式推行到一线医疗机构。黄春波告诉健康界,从2009年公司成立那一年起,自己就带领团队先从广东起步,和医院进行了合作尝试。待合作模式成型后,华银健康开始将合作从华南地区延伸到华中、华西和华东地区。
以河南省永煤集团总医院为例,其于2018年7月与华银健康达成合作,引进华银病理的优质病理资源,包括南方医科大学强大的病理专家团队与其丰富先进的科室建设经验,同时加强病理科室管理和病理专业人员培养、学术交流以及医学科研合作。
在这种模式下,华银健康通过帮助当地医院病理科室建设,使得医院的手术量增加,患者也逐步增加,医院的收入也随之增长。
以病理优势领跑行业
目前来看,我国第三方医学检测市场占医学检验市场的比例,相比于欧美日等发达地区仍显较低。但是,目前我国第三方医学检验市场的同质化程度已经较高,主要的市场参与者之间的竞争已从单一价格、资源导向转为包括技术应用、网络布局、运营效率在内的综合实力的竞争。
近年来国家政策放开,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革,也为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与医院检验科的紧密合作提供了机会。黄春波表示,合作共建在不影响产权的条件下,实现了医院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而引入民营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有效提升了医院检验科的检验能力,降低了政府的投入,因此这种新型的运营模式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这一模式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也得到了验证。自从武汉市2019年12月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就成为病例确诊最关键的一环,对资质、时效性、准确性上的要求非常高,资质上需要在具备有核酸检测标准的实验室中开展。
由于国内现有很多医院包括二甲医院都没有核酸检测实验室,在这种情况下,第三方医学机构正好帮助基层填补了检测能力的短板,而华银健康便是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中的先行者。
据黄春波介绍,目前华银健康结合自身与基层医院合作良好的优势,正由单一实验室转为区域合作模式。经过近年来高速而稳健的发展,华银健康相继成立了广州华银医学检验中心、南京华银医学检验所、广西华银医学检验所、成都华银医学检验所、天津博奥赛斯医学检验实验室等五个省级实验室,还在全国27省区建立了检验病理服务网络。
“这种新型服务模式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帮扶发展临床医技科室,促进医院临床手术及诊疗能力提升,带动全院发展。”黄春波告诉健康界,目前集团病理学科技术合作医院数已超过500家,累计完成了超过65万例的远程病理诊断、超过3万例的远程冰冻病理诊断,其中远程术中冰冻诊断准确率高达99.58%,术中冰冻平均用时最短5分52秒。
健康界了解到,目前华银健康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与合作医院的检测项目分成。随着医院手术量的增加,华银健康的收入也会不断增加。对于今后的发展方向,黄春波表示,华银健康正在朝两个方向着力:一是加强病理领域的客户服务与技术发展,并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病理AI等方面布局;二是以病理优势为基础,提出病理+战略,扩展公司在诊断领域的布局与发展。
从中外差距中寻找机会
2020年1月25日,正是农历春节,疫情已显蔓延之势。作为广东省最早的定点新冠筛查机构之一,华银健康集团总部当日便派出多名优秀的技术人员,随同钟南山医学基金会奔赴湖北黄冈,援助当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所需设备、试剂、防护物资均为公司提供;次日便开始参与到黄冈市的核酸检测工作中。
黄春波告诉健康界,在华银健康成立之初,公司就把公益和业绩放在了同等的位置。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正好验证了公司战略的正确性:任何公司如果只想赚钱,而不考虑企业自身的社会价值,必然走不长远。
资料显示,2014至2016年,华银健康营收增速持续保持在50%以上,远超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行业的平均发展增速。按照黄春波的规划,至2020年底,华银健康将完成全国12至14个省级实验室的布局,朝着“全球最大的病理诊断中心”的目标迈进。
尽管整个行业的发展前景被看好,但黄春波依然保持着一种冷静和理性。他向健康界强调,就目前而言,第三方医学检测市场仍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例如在政策方面,国外尤其是美国,第三方医学检测费用的承担者都是商业保险,但这条路在中国却行不通。因为中国的商业保险所覆盖的范围较小,而国家医保基金也没有覆盖第三方医学检测这一领域,这就造成了中外市场发展的差距。
在规模方面,美国一家第三方医学检测公司的营业额可以做到100多亿美元,而我国最大的同类企业也还不到10亿美元。企业规模不足,也会导致了产品不如国外。在黄春波看来,如果产品不具备优势的话,整个公司的产品体系和项目就会比国外少一些,这都是有关联性的。
对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黄春波表示,企业的发展需要跟上国家的政策方向。毕竟任何政策的制定和修改都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企业能做的只有专注于自己的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相信营商环境会越来越好。
事实上,目前已经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是,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医药器械领域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例如设立科创板、实行集中采购等政策都在支持创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而且我国的人口基数、消费结构也反映着第三方医学检测市场的持续需求,所以华银健康为代表的企业所依靠过硬产品和优势服务的检测时代也将到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